台北旅遊景點推薦

  • 日新國民小學
    日新國民小學
    日新國民小學紅樓為日治時期至今義務教育發展史的代表場域之ㄧ。紅樓建物前後設有圓拱長廊,為雙走廊之校舍形式,砌磚及細部作法反映當代工程精緻的一面。
    點閱:
    1365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永安藝文館
    永安藝文館
    「文山藝文中心永安館」座落於台北市木新路二段上,原址為一空地,稱為「永安基地」。民國六十一年本府市場管理處公告為零售市場預定地,民國七十七年徵收,民國八十七年三月本府都市發展局規劃興建地上、地下各一層的鋼筋混凝土建物。其後由市場管理處於民國八十八年一月完成建築師設計徵選作業,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開工。
    點閱:
    1261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章嘉活佛舍利塔塔蹟
    章嘉活佛舍利塔塔蹟
    舍利塔約興建於1960年代,章嘉活佛係清代藏傳佛教格魯派重要的活佛轉世系統之一。章嘉活佛世系與達賴、班禪、哲布尊丹巴並稱為四大活佛。歷代章嘉活佛後皆受封主持內蒙及青海蒙旗教化。第十九世的章嘉呼圖克圖,為慈禧太后、袁世凱及蔣中正國師,歷任國大代表、總統府資政。1949年來台,當選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曾從
    點閱:
    1388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
    建築採取西洋古典形式,一樓為仿石之牆面,中央闢有大圓拱門入口,二樓外觀出現十二根高大的希臘複合式柱子,造型華麗。這座建築原有三層樓,光復後曾由郵電總局、電信總局、交通部等機構使用,近年空間不敷使用,於頂上再增建一樓而成現貌。現改為國史館開放參觀。(摘錄自台北市古蹟巡覽-下冊)詳見國史館網站http:
    點閱:
    1543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新北投溫泉區
    新北投溫泉區
    北投溫泉從日據時代便有盛名,深受喜愛泡湯的日人自然不會錯過,瀧乃湯、星乃湯、鐵乃湯就是日本人依照溫泉的特性與療效給予的名稱,據說對皮膚病、神經過敏、氣喘、風濕等具有很好的療效,也因此成為了北部最著名的泡湯景點之一。新北投溫泉的泉源為大磺嘴溫泉,泉質屬硫酸鹽泉,PH值約為3~4之間,水質呈黃白色半透明
    點閱:
    1687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空中之河
    空中之河
    〝捷運〞現代交通的重要系統,聯繫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如同昔日作為聯繫功能的河流,潛藏著人們內心深處的記憶與期待,對照今日捷運的現代時空,空中之河粼粼的流動水光是生活的夢想與希望。
    點閱:
    1389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臺灣總督府電話交換局
    臺灣總督府電話交換局
    原臺灣總督府電話交換局建造於1937年,與基隆港務局為同一批由日治時期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臨時建築系所設計的近代建築。日治時期臺灣的重大公共建築多由日本營造廠承包工程,臺灣民間無法與其抗衡。但是這座在1930年代屬於設備新穎,構造堅固的現代建築卻由臺籍人士林灶的協志營造廠承包,並且成功地完成全部工程,
    點閱:
    1205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籌備處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籌備處
    大稻埕是臺灣現代化思潮的主要發源地,大稻埕的仁人志士,展現開闊的世界觀與新文化的深厚素養,在日本殖民統治的高壓下,仍然播下新文化的種子,且開出韌性極強的新文化花朵。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將重現大稻埕的絕代歷史風華,追憶當年大無畏的新文化先覺,除積極收藏與展覽新文化運動的史料外,並持續對大稻埕相關
    點閱:
    1465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水源劇場
    水源劇場
    本局配合市府進行「公館水岸」整合計畫,接管位於水源市場大廈十樓原為兵役處大禮堂,整修規劃成500席次的「水源劇場」。有鑑於花博期間定目劇演出的成功,水源劇場作為臺北市推動試辦長期性演出之場域,並由本局先行測試營運,藉由串連寶藏巖藝術村、自來水園區與公館夜市等觀光景點,達到帶動地區藝文能量,落實公館
    點閱:
    1322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臺灣大學原帝大校舍
    臺灣大學原帝大校舍
    臺灣大學前身為臺北帝國大學,初創於一九二八年,當時日本為培養殖民地人才並進而研究南洋而設。開辦時即成立文政及理農等學部,後來又將醫學部納入,成為規模完備的大學,其校區廣大,建築風格統一,也成為二0年代末期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建築。臺大校園主要以東西向的中軸大道為主幹,兩側成列種植椰子樹,塑造出亞熱帶的地
    點閱:
    1285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
    本中心以「研發、實驗、創作、育成」數位藝術為設立宗旨,期能匯集數位藝術能量,超越短期利益的核心價值,要讓已經在各個領域積極展現力量的眾多代表性單位,將眼光放在更遠的理想上,展現共同參與的積極意義,創造最實質、豐收的回饋,成為發展數位內容新興產業與文化之基地。 自2009年起由數位藝術基金會負責營運,
    點閱:
    1360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松山市場
    松山市場
    松山市場係因水運而商業活動興盛,自清代起逐漸形成市集,直至1909年興建松山市場延續至今,已達百年之久,深具歷史意義。
    點閱:
    1430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七海寓所
    七海寓所
    本建築為1950至1960年新式鋼筋混凝土建築,年代雖不算久,但現況保存良好,其格局、環境皆有一定品質,內部生活空間反映蔣先生家居生活與精神面貌。
    點閱:
    1390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七星山系-天母古道親山步道
    七星山系-天母古道親山步道
    天母古道親山步道天母古道親山步道穿越士林華岡地區的西北山坡,也是紗帽山南邊的鞍部,屬於早年魚路古道的後段,涵蓋華岡至天母間的數條步道,沿著大水管構築,潺潺溪水、原始林相,步行其間,讓人倍覺涼爽舒適。步道還可順遊經翠峰瀑布至猴洞產業道路的「翠峰步道」,夾峙在山間林蔭中,走起來特別涼爽舒適。天母古道曾經
    點閱:
    1389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芝山岩有發掘出約2500年前先人遺骸的考古探坑,有著許多重要的寶藏,有許多的考古資源,6000年來發展演繹出7個文化層遺跡,是活的考古教室。1896年曾發生反抗日本的義軍襲擊日籍教師事件,史稱「芝山岩事件」,光復後亦曾為情報局的軍事重地。近年在臺北市文化局的規劃下,利用這裡的彈藥庫改建成為展示館,民
    點閱:
    1240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潘宮籌墓
    潘宮籌墓
    潘宮籌先生為清代台北盆地漳州移民之領袖人物,居於今士林一帶。清末因漳泉械鬥,士林舊街被焚毀,潘氏家族乃率領漳人移居下樹林,並規劃新市街,以媽祖廟慈誠宮為中心,四周闢建市街,為今天士林市街奠下基礎,貢獻頗多。潘宮籌墓位於士林近天母之山區,依山而建,俗稱烘爐穴之風水地,形勢頗佳,在清同治九年立墓碑。潘宮
    點閱:
    1448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幾米主題南港站
    幾米主題南港站
    受到各方廣大喜愛的幾米主題裝置藝術,就藏身在捷運板南線的南港站之中。南港捷運站大膽引進享譽國際的幾米繪畫,完整表現出捷運站的現代性,既寫實又富美感,也是捷運南港站啟用最受人矚目的話題。站內總共有6幅大型彩色壁畫,乃以幾米的暢銷書《地下鐵》的插畫作品直接放大燒製於瑯板,再嵌入牆壁上,只有一幅是全新創作
    點閱:
    1429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自由巷及鄭南榕紀念館
    自由巷及鄭南榕紀念館
    為彰顯臺灣的民主價值與言論自由,101年6月19日臺北市政府市政會議通過,將位於臺北市民權東路3段106巷3弄——鄭南榕先生當年為爭取言論自由而自焚所在的巷弄,加掛「自由巷」銜牌,臺北市長郝龍斌並於101年8月21日為「自由巷」進行揭牌。友善與包容是臺北市最可貴的人文資產,郝龍斌說,對於不同文化、意
    點閱:
    1397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
    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
    約建於西元1924-1925年間,位於臺北市基隆路四段42巷臺大農場內,為臺北帝大前身臺北高等農林學校實習農場最早期之建物,是「臺灣蓬萊米之父」磯永吉博士當初選育蓬萊米、從事農作物改良的原始基地,曾於此處進行稻米相關研究,並於此留下大量圖書手稿。光復後,民國45年(西元1956年)臺大農藝系於此成立
    點閱:
    13587
    收藏:
    分享:
    2017-03-29
    2016-06-12
  • 馬廷英故居
    馬廷英故居
    位於台北市青田街七巷六號,故又名「青田七六」」,此區域為日式歷史住宅「營宅」最集中之處,為1931年由足立仁教授,所興建的居所,整棟建築主要用檜木建成,屋內左側為為接應室、書齋及食堂,其書櫃、玻璃凸窗、戶外的歐式花壇及前庭皆採洋式風格,而屋內右側的臥室及子供房則採日式榻榻米設計,整棟建築融合了日式及
    點閱:
    1343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王義德墓
    王義德墓
    創建年代約建於咸豐八年(1858年,戊午年),歷時100餘年。本墓在石材上屬泉州花崗白石,形式上為清代典型墓形,形制完備,包括墓碑、墓丘、墓肩、墓雙曲手、前埕,保存相當完整。
    點閱:
    1418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萬慶巖清水祖師廟
    萬慶巖清水祖師廟
    三峽有個很有名的清水祖師廟,每年農曆大年初六都會殺豬公大拜拜。咦!文山區怎麼也有一個180多年歷史的清水祖師廟,這兩者有什麼關係呢?原來大家的祖先都是從福建泉州安溪渡海來臺來的。明末清初時期大臺北地區就已有大量福建、廣東一帶移民進入開墾。早年水運暢通,先民們可以順著淡水河、新店溪及景美溪一路至今日石
    點閱:
    1316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白榕蔭堂墓園
    白榕蔭堂墓園
    白崇禧將軍為民國時期重要的軍事家,以足智多謀聞名,素有「小諸葛」之稱,從北伐、抗日戰爭到國共內戰都建立重大戰功,並曾任中華民國第一任國防部長民國36年二二八事件發生期間,白崇禧將軍受蔣介石總統之命以國防部長身份來臺宣慰,揭示二二八事件善後處理原則,包含從寬處理、禁止濫殺、公開審判、不得逮捕學生、緊急
    點閱:
    1589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碧山露營場
    碧山露營場
    內湖「碧山露營場」位於內湖區大崙尾山麓之碧溪產業道路上,是一處可容納250人露宿的露營場,是臺北市僅有的2處露營場地之一,也是全國少有的免費露營場。碧山露營場大致分為三個區域:森林步道、露營區和遊憩活動區。碧山露營場森林步道區內,有長約1公里的棧道,來回行程約半小時,徜徉在碧山蒼翠的樹林內漫步,閒雲
    點閱:
    1247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大旅行時代
    大旅行時代
    在此交通便捷的時代中,旅行不再是終生之夢,而是隨時可以完成的目標。在人們旅行的過程中,旅行箱是親密、不可或缺的物品。本設計擷取旅行箱所發散出的旅行意象為表現形式,這個被誇大的旅行箱猶如放大數倍的夢想,裝滿著快樂出發或歸家的感受,亦宣示著「大旅行時代」的到臨。在此大旅行的時代中,每個人都是生命的旅者,
    點閱:
    1376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大稻埕慈聖宮
    大稻埕慈聖宮
    大稻埕慈聖宮俗稱大稻埕媽祖宮,供奉天上聖母,即俗稱的媽祖或天后,是航海的守護神,與法主宮、霞海城隍廟共稱大稻埕三大廟宇。正門上的對聯寫著:「第一門開觀音山拱秀,數千艇聚奎府水流輝」,點出慈聖宮位址今昔之變遷。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時,慈聖宮原本建於今日的西寧北路和民生西路交界處,廟前正是貿易對渡
    點閱:
    1368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